序章:从实验室走出的“破局者”
四年的时间,很难让一棵从缝隙里萌芽的树木成长到枝繁叶茂,却能够见证一家企业从零起步,勇攀高峰,直至世界前列。在绿色发展理念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这家一路披荆斩棘、屡创奇迹的九识智能就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支点,打破了中国快递业面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以“破局者”的姿态,开创了中国物流行业全新格局。
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利用短短四年的时间,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份200多个城市,累计投放超千台无人车,商业化运营里程突破2000万公里,成为全球覆盖城市最多、运营里程最长的无人驾驶企业……一系列辉煌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疑问:为什么是九识?
九识智能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3月,九识智能便一举斩获200张昆明市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牌照(总数205张),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001"号牌照;同期,九识智能在西安、四川大凉山、山东省多市开放,均实现了率先获得运营资质,牢牢占据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山东模式的发展路径。2024年5月,九识智能在济宁获批500台无人车试点,随后在青岛展开示范运营。这些试点产生的示范效应直接推动了山东省多市开放政策出台,创造了"市场需求倒逼政策创新"的典型案例。
目前,九识Z系列无人车已在山东的快递、生鲜、医药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日均完成数万单配送任务。
或许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发展状况产生疑问,无人车赛道并非空空荡荡,那,为什么是九识?
答案,就在不远的地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地方。
在广袤的乡村中,九识无人车正在书写着科技惠农的新篇章。四川大凉山地区,自古以来盛产优质农产品,从清脆甘甜的凉山州高原苹果,到软糯绵香的布拖乌洋芋,天然禀赋织就了一片物产丰美的富饶蓝图。但受制于复杂地形,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许多大凉山地区的农民难以实现致富梦想。在入驻大凉山地区后,九识智能通过部署定制化无人配送解决方案,成功将特产运输成本降低40%,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说,九识无人车不仅解决了“最前一公里”的运输难题,更打通了农产品出山的“财富通道”。
从山野纵横的大凉山地区走出,让我们再将视线投向内蒙古绿色草原。在传统农牧区,面对地广人稀的配送困境,九识智能凭借其全栈自研的L4级智能城配车——Z5无人车,为内蒙河套平原上的农牧区以及各地偏远散乡村物流配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据悉,这些“草原上的配送使者” 载货空间达到了惊人的5立方米,理论承重近800公斤,单次充电可行驶180公里,完美适应牧区需求。而在东北地区,九识无人车在零下27℃的极寒环境下稳定运行130天之久,全力以赴保障冬季民生供应。2024年春节期间的运营数据显示,在黑龙江多个县市,九识无人车承担了超过30%的春节年货配送任务。
而这,就是全部的答案。
结语:高点,并不是终点
以科技之光照亮绿色未来,是每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共同责任。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九识智能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产品设计。经第三方机构测算,每台九识无人车年均可减少碳排放约5吨,相当于300棵树的年碳吸收量。按当前运营规模计算,九识车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5000吨。这种环保效益在快递业务中尤为显著:在城市末端配送场景,无人车较传统燃油车节能达60%以上。
这些成就的底层支撑是九识智能的“L4全线自栈研发能力”。在日以继夜的不懈奋斗中,九识智能技术团队攻克了三大核心难题:首先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基于全栈自研的ZOE 2.0架构,成功实现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完美协同;其次是动态决策系统,采用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对复杂路况的实时响应;最后是云端调度平台,可同时管理上万台车辆的运营。在近期的一次极端测试中,九识Z8车型成功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大雾天气中完成20公里配送任务,全程零人工干预,彰显了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经过数年发展,九识智能已建立起足以傲视全行业的完整产品矩阵。2023年推出的Z5车型成为全球首款量产L4级城配无人车;2024年发布的Z2、Z5、Z8覆盖2-10立方米不同载货需求;2025年问世的E6车型更是将价格下探至19800元,相当于一部高端手机的价格,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践行绿色使命,引领行业未来,当九识智能终于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城配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姿态屹立于时代潮头上时,行业的认可也呼啸而至:2024年,九识智能包揽了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入选《财富》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企业榜单……一份份金光闪闪的荣誉背后,是2000万公里安全运营的扎实数据,是200多个城市的实践验证,是无数个像山东菜农张大爷这样的用户口碑:"以前卖菜要自己运到镇上,现在有了九识无人车,直接到地头收,省时省力还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