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Robotaxi行业深陷“技术验证难规模化”困境之际,曹操出行近日宣布将与吉利旗下时空道宇联合发射“曹操智行号”卫星,此举不仅标志着曹操出行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布局延伸至航天层面,更有望突破行业成本高、定位精度不足的核心瓶颈,为Robotaxi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当前,国内Robotaxi行业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其中定位与通信保障成本占比显著;二是复杂场景下定位精度不足,在“城市峡谷”、恶劣天气等环境中,传统GPS定位误差可达数米,直接影响车辆避险决策。曹操出行此次布局卫星技术,正是瞄准这两大痛点,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寻求破局。
作为吉利控股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已具备成熟的卫星技术能力。截至2024年9月,其运营的“吉利星座”已有30颗卫星在轨,国内布设的5000余个高精定位地基站点,构建起“卫星+地面”双重定位网络,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信号中断率低于0.01%。这种技术优势将直接赋能曹操出行Robotaxi:一方面,“曹操智行”平台全面标配卫星技术设备,无需依赖第三方服务商,可大幅降低定位服务成本;另一方面,厘米级定位精度能提升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准确性,为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从试点成效来看,卫星技术的价值已初步显现。2025年2月“曹操智行”平台上线后,苏州、杭州试点车辆预装卫星定位组件,在早晚高峰高架路段,车道级追踪准确率达99.8%,较未装卫星模块的测试车辆显著提升。更关键的是,卫星技术构建了多重安全冗余体系——即便地面基站故障,卫星仍能支持车辆远程紧急制动与指令传输,为Robotaxi脱离“安全员陪驾”提供技术支撑。
业内分析指出,“曹操智行号”卫星的发射将重塑Robotaxi行业竞争逻辑。此前行业竞争集中于算法与测试里程,而曹操出行通过“卫星+”跨界融合,将竞争维度提升至“技术生态”层面。随着2026年吉利定制化L4级Robotaxi车型量产,其单公里运营成本有望接近传统网约车,这将成为商业化盈利的关键临界点,推动行业从“烧钱换规模”迈入“技术驱动盈利”新阶段。